上一篇【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(一):困境背後的原因 】我們聊到20-40歲這兩個世代人的幸與不幸:所謂的幸運,是在前人的努力經營之下,台灣從一個貧窮的戰後殖民地逐漸走向繁榮的民主社會,我們可能是台灣(甚至整個中華民族)歷史上出生就豐衣足食的第一個世代,我們不需要冒著生命或是傾家蕩產的風險來求取溫飽。至於不幸,也是來自同一個原因,成熟的經濟市場、完善的基礎建設、先進的教育制度都已經建立好擺在那裏,我們很自然地踏上前輩們鋪好的軌道循序前進。曾為生存吃過苦頭的父母們也孜孜念念要我們走這條平順安穩的路:努力用功、考取學校、進大公司。這一切原本沒啥不對,只不過我們的世界變化實在太快,當我們離人生盡頭還很遠的時候,這條「黃金軌道」卻已開始腐朽變形。我們突然驚覺就算唸到博士也可能找不到工作,大學畢業薪水連房租都不不起更別說買房,連公務員的福利也日益縮水。我們這一代的人開始陷入困境。
那麼身為六七年級的我們,該抱持甚麼樣的對策來突破困境?這個問題纏繞我多年,現在的我非常相信【工匠】與【行腳商人】這兩種舊時代的職業特質,將會是我們面對新時代的一線契機。
在我們這個時代這兩種職業實在稱不上主流,其中行腳商人說不定已經不存在了,上次大家看過這兩個詞我猜是在RPG遊戲裡吧?這怎麼會成為未來的契機呢?
其實「工匠」在工業革命之前是非常重要的職業,那時沒有機械和生產線,世上幾乎所有的人造物品都是由工匠製作出來的。一位工匠有能力從原料到成品完整地製作出一件產品,甚至自己銷售,以滿足顧客的需要。好比陶匠就有能力從揉土、塑形、上釉、燒製最後製成一件陶器,並直接賣到市場。菜鳥學徒們必須確實掌握所有製作環節才有辦法成為合格的工匠,因此工匠的養成往往以「師徒制」的方式來進行,徒弟跟著師傅從做中學(甚至從雜役開始)並逐漸累積經驗,雖然培訓期很長而且要學的東西很繁雜,但只要學成出師便能獨當一面,可以靠一己之力製作產品滿足客人的需求。
至於「行腳商人」則是流行於舊時代的流動貿易商,在中國通常被叫做「挑貨郎」。他們背著布包或是擔著扁擔在城鎮間巡迴,把城市裡一些新奇玩意兒帶到鄉間販賣,或是把鄉間的手工藝品賣給都市裡的居民。他們的貨物種類既多且雜沒有一定,基本上是客人喜歡甚麼他們就去進貨,或是接到委託才代為採買。不管是中國或是歐洲,鄰里間只要有行腳商人到來總會引來小姐太太們一陣騷動,因為行腳商人不但帶來新奇的物品,更為她們帶來一個不同世界的體驗。行腳商人和工匠不同,他們自己並不製作商品,但他們了解特定族群的需要,專為他們蒐羅想要的東西,這就是價值。
如果你跟我一樣也屬於六七年級,相信你的父母絕對不會鼓勵你去當工匠或是挑貨郎、挑貨妹什麼的,他們對你的期待應該是「用功讀書、進好學校、進大公司」這一類。不管你後來是否能如他們的願,我相信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「正道」。事實上,爸爸媽媽們不知道的是,所謂「用功讀書、進好學校、進大公司」在人類的歷史上並不是一直都那麼「理所當然」,這其實是一條精心設計的「專業人力的生產線」,目的是製造出滿足工業化生產所需,便於分工的勞力(是的,你我就是這樣被培育的)。
大家不妨想像一下,在沒有機械與廠房的時代,所有產品要靠工匠一個個打造出來,這樣的方式效率一定不佳,難以大量生產,成本自然也高。後來工業革命鳴槍起跑,首先是用機械取代人力,緊接著就是專業分工的生產方式。一條工廠產線裡,有人專司設計、有人掌管製造、有人負責記帳、有人專職銷售,每個人重複執行單一任務,才能滿足大量生產的需求,也就是為了這樣的效率,我們的教育系統把「甚麼都要學,學完要很久」的傳統「師徒制」給捨棄掉,逐漸變成我們今天學校裡的各種專業分科:唸機械的負責設計、學工管的搞製程、唸會計的去記帳、學商的去做銷售。於是,我們每個人都被塑造成生產線裡的一顆螺絲釘,至於書念不好的,則根本沒資格進入這個大型組織中,他們只能從事一些周邊的產業,例如廚師、例如水電工(這些人現在反成了高收入的一群)。
後來發生的故事我們就很清楚了,這些因應分工所培養的專業人員,在工業化的初期因為供不應求所以奇貨可居(二三四年級的時代),但到了今天卻每下愈況(正好是六七年級初出社會)。原因非常多,像是自動化設備和電腦的發明取代了部分人類的智能;教育的普及培養出更多第三世界低薪資的專業人員;還有生產方法和知識技術的累積等等。簡單地說,人類文明已經走到工業時代的末期,一隻腳已經踏入全新的網路時代,但我們的教育制度,還有一般人對於生涯規劃的看法,仍舊停留在那條陳舊斑駁的工廠產線上。
如果消費者要的只是規格固定、成本低廉的商品,那麼專業化的人力確實有助於大量生產。但我們都知道現在時代變了,大家胃口都養大了,產品要有特色、要夠新奇,才會讓我們掏錢購買。以前的企業只要把產品品質做好,成本降低就可以了,但現在的企業整天在苦惱客戶明天想要甚麼。就像Joe在【為什麼我不買宏達電 】一文中提出的觀察,很多明星企業會因為一個成功的產品而爆紅,但也常常因為一個失敗的產品就此一蹶不振。我們就像大海裡的一種小魚叫印魚,頭上有個特化的吸盤,專門吸附在大型魚類身上來生存,當有一天海洋環境改變,大魚無法生存時,我們立刻面臨的無所適從的危機。
但反觀「工匠」和「行腳商人」對大型組織的依賴性低,他們都是有能力獨立生存的物種。工匠雖然在大批生產上不如工廠,但他們能靠自己提供完整的產品或服務,要客製化、要創造新產品都比大組織快速。我有位好友從17歲開始便投入烹飪領域專攻港式料理,20年來他沒拿到任何顯赫的學歷,但他對大飯店餐飲尤其是中餐部分有全面性的了解,37歲不到的他已經是五星級飯店的行政主廚。他當然也和大型組織(也就是飯店)共存,但那是一種對等的合作,而非一般上班族上對下的雇傭。飯店老闆知道只要把廚房員工和鑰匙給他,中餐廳這塊業務就算搞定了。大家熟悉的阿基師也是,他雖然也在飯店旗下工作,但他有自己的品牌,能在幫大組織撐起一小片天,甚至自己有獨立的天空,這就是「工匠」的力量。
再來談談「挑貨郎」吧!工業革命之後「行腳商人」的行業也因為鐵路發達與大型商店的興起而式微。不過到了客戶越來越難搞的今天,「掌握特定消費族群,提供專屬商品服務」這樣的行腳商人特質又重新站上檯面。兩位七年級生用五萬元創立的「東京著衣」就是個「行腳商人」發光發熱的例子,他們的「扁擔」裡有著針對18-28女生所挑選的服飾,價格也在這個年齡層可以接受的範圍,他們不光是銷售,某種程度也是時尚資訊的傳遞者,幾年下來這兩位現代挑貨郎已經達成了每年10億的營業額,這就是行腳商人的力量!
曾經被淘汰的職業,又重新站上市場主流,除了因為市場變化劇烈之外,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網際網路以及物流的發達。
假設你是個17世紀的木匠,你做的家具不管再精良,你能銷售的對象最多也是鄰近城鎮裡的消費者,知名度和經濟利益都受到地域的限制。但有了網路之後,就算你的工作室在深山裡面,你還是可以銷貨到全世界,之前台灣的巫毒娃娃就是個例子。在過去,地域和交通同樣限制了行腳商人的發展,但現在有了網路加上物流這些技術問題都不再是問題,只要能抓住客戶的心,其他都好辦!
我既非未來學者,也不是產業分析專家,只是這幾年從身邊的人觀察發現,在這多變的時代真正「混得好」幾乎都具備了工匠或行腳商人的特質,反倒很少是大機構裏的螺絲釘。所謂工匠並不是很會DIY做東西的人,而是對某個領域有完整的技能與知識,能幫獨立幫客戶解決問題的人;而所謂的行腳商人也未必真的是賣貨的,而是針對特定族群的需求掌握透徹並有效滿足的技能。
身為六七年級的你,如果你已經準備走出大型組織的庇蔭,決定自已出來闖一闖,那我恭喜你,你距離「獨立」與「自由」又邁進了一步。但對於仍在組織中打拼的人,也不用匆匆忙忙去學人家創業。開公司當老闆並不是創業的重點,真正的創業精神在於有能力獨立提供服務(工匠),以及掌握特定族群的需求(行腳商人),就算你現在只是顆螺絲釘(被公司雇用),只要在每個上班的日子裡,計畫性的累積經驗,很快地你也會成為大型組織的「合作夥伴」,我認為這是六七年級脫出困境的最佳策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